脊柱側彎和扁平足的關系,你知道嗎?
脊柱側彎&扁平足
下肢生物力學和脊柱生物力學密不可分
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后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2017年兩會政協提出,”預防青少年脊柱側彎和扁平足,改善青少年身體健康“;2020年兩會再次提議,“青少年脊柱側彎與體態預防問題,刻不容緩”!
脊柱側彎和扁平足的關聯
對脊柱側彎患者做足底壓力檢測時,發現竟有90%的側彎孩子存在扁平足,足底壓力分布異常,包括左右足、前后足的負荷不合理、不對稱,前足的負荷顯著小于后足,身體重心落在后足,從而影響了步行性能。其中70.3%的平足發生在單側, 20.8%是雙側平足,嚴重的多伴隨內旋的足部姿勢。
為什么脊柱側彎和扁平足有如此大的相關性?
脊柱中軸肌肉結構既是效應器也是感受器,在靜態和動態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上肢運動鏈和下肢運動鏈通過核心區連接起來。了解動力鏈是讓我們能更加了解人體的客觀規律,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工具。
足踝對脊柱的影響
踝足對于脊柱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足部的不對稱改變致使踝、膝、髖異常代償,骨盆的左右不對稱改變,進一步影響骶骨的水平,從而引起脊柱側彎。
扁平足站立期形成站立旋前動作鏈,單側的扁平足若引起髖關節的內旋、屈曲和內收的動作,則會拉長附著在脊柱上的髂腰肌,進而引起骨盆的旋轉傾斜、長短腿,繼發脊柱側彎。
若雙側的扁平足引起髖關節的內旋、屈曲和內收的動作,則雙層髂腰肌均被拉長,進而引起骨盆前傾、橫弓塌陷、腰椎前凸等問題。
有研究表明,在生物力學因素互不影響的情況下,骨盆側傾被檢者患脊柱側彎的概率是骨盆正常者的3.0倍,長短腿被檢者患脊柱側彎的概率是下肢正常者的2.7倍,高低肩被檢者患脊柱側彎的概率是雙肩正常者的2.2倍,胸椎旋轉不對稱被檢者患脊柱側凸的概率是胸椎正常者的1.9倍,扁平足被檢者患脊柱側彎的概率是非扁平足者的1.5倍。
脊柱對下肢的影響
同理,隨著脊柱側彎畸形的不斷進展,對下肢的影響也會不斷加重。
中重度脊柱側彎患者的步態中會出現承重反應期提前,站立末期延遲現象。因為在站立相末,前足是唯一與地面接觸的結構,因此前足需要產生足夠的力量來驅動下肢和身體向前,而側彎患者促進身體向前推進的能力明顯出現下降,行走速度減慢,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保持步行時姿勢的穩定,并為前足推進做充分準備。
脊柱側彎后骨盆旋轉,進一步造成下肢骨骼內旋,左足和右足的負荷差異等也會逐漸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在考量足踝和脊柱側彎的影響以及尋求對應的干預方案的時候,除了對于靜態的觀察外,更重要的是對于運動的評估和功能的判斷。
無論是扁平足引發的脊柱側彎,還是脊柱側彎導致的扁平足,都需要在全方位的評估后,雙管齊下,可以通過搭配相應康復訓練,平衡相關肌群協調性,達到更好矯正效果。
西安金昌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推出king-9000電子脊柱測量儀可實時、準確的測量脊柱畸形、姿勢異常、活動能力異常的角度值,從而評估脊柱是否正常。
可檢測項目:脊柱側彎ATI測量,駝背脊柱矢狀面角度測量,身體ROM(活動度:頸椎、肩部、腰部)的測量,身體姿勢平衡度分析,長短腿、盆骨傾斜、斜肩等。
醫生可根據King-9000電子脊柱測量儀提供的測試數據指導患者是否需要進一步診斷和治療,對職業病的預防、兒童及青少年發育期的駝背、脊柱側彎的問題提供有效的量化依據,從而指導臨床診斷及評估。